yiyihsiang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


Ok

Good

Sad

Angry

Fun




老師的Blog不定期會上去看一下, 就像老師那兩本著作已經陪伴我經過七八年一樣, 總是能夠從老師的文字中找到具有啟發性的文句.這兩天重看了一些Blog文章, 其中幾段話讓我又有所感:

"…至於李承寬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重要篇章。他到台灣十幾年期間,初期在東海大學教書,還有點收入。九十年代初東海建築系出現路線與人事的鬥爭,李承寬被視為不務實的怪老頭,被迫離職。之後的生活多半是由趙力行出錢來打理,並留下了一些作品。2002年,趙力行、汪文琦和我曾在柏林李老設計的公寓大樓中小聚,那時他已年邁,只是靜靜的凝視著我,讓我永生難忘。

這些前於陳其寬與漢寶德時代的故事,在最近的一個台灣建築史的研究展覽中,開始有了初步的整理。這是建築界一直沒做的重要基礎工作。…"

"…..一個社會如果不重視自己的傳承,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是很悲哀的事;在另一方面,我們如果做好建築史的工作,建立起一個現代建築系譜與設計思路,才可能談未來的建築發展。"

這幾段文章是出自”現代建築史” 這篇. 其中些許提及陳仁和以及李承寬兩位建築師在台灣現代建築史上的位置與他們的貢獻. 在台灣學建築, 我認為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脈絡是一段很重要的歷史, 應該被好好整理及紀錄, 並且教導給年輕的建築學子, 於是年輕人可以站在歷史的點上, 望向未來. 這是學歷史的基本意義.

台灣是個很小的地方, 但因為其中在近代歷史上特殊的文化身份及脈絡(中華文化, 日本殖民背景, 以及美國文化), 於是有了一些值得研究的近代建築, 以及建築師; 它們是珍貴的建築資產, 因為這些建築師或建築案在跨文化脈絡背景的特殊時空下被生產出來, 應該不斷被研究, 被反思, 進而理解它們在東亞現代建築歷史上的位置; 然後在現今當代建築已經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 開始想像未來新的建築設計使命或是建築任務. 之前開始有學校及老師開始梳理並且對珍貴的圖文作保存; 真的希望這樣的事情能夠繼續下去, 為長遠的建築教育作紮實的紮根動作.

另外還有,

"…技術是來自于瞭解真實生存狀態的需要,由於人與大自然之間悲劇性的角力關係,技術必須還原為一種能夠挽救世界的技術。…", "…認為電腦限制了學生經驗的拓展;在現象學取向的建築教育下,不少學生可能傾向于愛好手繪或實做,表面上顯得繪圖表現“技”不如人,不過,學生自然而然地養成敏銳的眼光與實在的態度,奠定了一生的學習基礎。…"

這些文句是出自“現象學理論做為當代建築學的奠基石”這篇. 其中兩句話讓我想了許久: ”自然而然地養成敏銳的眼光與實在的態度”, “電腦限制了學生經驗的拓展 ”. 這些話讓我想到這幾年身處的學校, MIT. 我想, 多樣生活經驗的累積, 對生活的體驗能力, 以及將這些經驗轉化為有意義的體會後傳達/分享給他人的能力, 是累積創造力的能源. 而這些, 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被實踐.
老師的Blog不定期會上去看一下, 就像老師那兩本著作已經陪伴我經過七八年一樣, 總是能夠從老師的文字中找到具有啟發性的文句.這兩天重看了一些Blog文章, 其中幾段話讓我又有所感:

"…至於李承寬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重要篇章。他到台灣十幾年期間,初期在東海大學教書,還有點收入。九十年代初東海建築系出現路線與人事的鬥爭,李承寬被視為不務實的怪老頭,被迫離職。之後的生活多半是由趙力行出錢來打理,並留下了一些作品。2002年,趙力行、汪文琦和我曾在柏林李老設計的公寓大樓中小聚,那時他已年邁,只是靜靜的凝視著我,讓我永生難忘。

這些前於陳其寬與漢寶德時代的故事,在最近的一個台灣建築史的研究展覽中,開始有了初步的整理。這是建築界一直沒做的重要基礎工作。…"

"…..一個社會如果不重視自己的傳承,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是很悲哀的事;在另一方面,我們如果做好建築史的工作,建立起一個現代建築系譜與設計思路,才可能談未來的建築發展。"

這幾段文章是出自”現代建築史” 這篇. 其中些許提及陳仁和以及李承寬兩位建築師在台灣現代建築史上的位置與他們的貢獻. 在台灣學建築, 我認為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脈絡是一段很重要的歷史, 應該被好好整理及紀錄, 並且教導給年輕的建築學子, 於是年輕人可以站在歷史的點上, 望向未來. 這是學歷史的基本意義.

台灣是個很小的地方, 但因為其中在近代歷史上特殊的文化身份及脈絡(中華文化, 日本殖民背景, 以及美國文化), 於是有了一些值得研究的近代建築, 以及建築師; 它們是珍貴的建築資產, 因為這些建築師或建築案在跨文化脈絡背景的特殊時空下被生產出來, 應該不斷被研究, 被反思, 進而理解它們在東亞現代建築歷史上的位置; 然後在現今當代建築已經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 開始想像未來新的建築設計使命或是建築任務. 之前開始有學校及老師開始梳理並且對珍貴的圖文作保存; 真的希望這樣的事情能夠繼續下去, 為長遠的建築教育作紮實的紮根動作.

另外還有,

"…技術是來自于瞭解真實生存狀態的需要,由於人與大自然之間悲劇性的角力關係,技術必須還原為一種能夠挽救世界的技術。…", "…認為電腦限制了學生經驗的拓展;在現象學取向的建築教育下,不少學生可能傾向于愛好手繪或實做,表面上顯得繪圖表現“技”不如人,不過,學生自然而然地養成敏銳的眼光與實在的態度,奠定了一生的學習基礎。…"

這些文句是出自“現象學理論做為當代建築學的奠基石”這篇. 其中兩句話讓我想了許久: ”自然而然地養成敏銳的眼光與實在的態度”, “電腦限制了學生經驗的拓展 ”. 這些話讓我想到這幾年身處的學校, MIT. 我想, 多樣生活經驗的累積, 對生活的體驗能力, 以及將這些經驗轉化為有意義的體會後傳達/分享給他人的能力, 是累積創造力的能源. 而這些, 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被實踐.
Less
0
Please login to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