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na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


Ok

Good

Sad

Angry

Fun




胡思乱想。

夏日的躁阳如一场暴雨,肆虐地侵入城市的脉络。尘埃和空气里闷热的分子四处飞扬,凶猛而不动声色。气候越来越极端了,像个脾气暴躁的老头儿。明耀的白光会不会着一把火?我总是会想到诺查丹马斯在《诸世纪》里下的预言。。有点可怕。。

98年的时候我就担心过那预言的实现,杞人忧天。我和我的朋友还为此幻想过很多个“最后一天”我们做些什么,尽量让结局伟大而浪漫,凄美而决绝。幻想了一圈,到了最后我还是决定:就留在家中,哪儿也不去,什么都不干。紧紧地牵着母亲和外婆一起承受最后一份苦难。就是这么想的。我朋友说我的那番话感动她了,她看见我的眼光闪烁了一下,很坚定、平实。她说,我们所有的“伟大”幻想都是虚构的,不及真实情感的一丁点儿。我们两个神叨叨的傻丫头就抱着那样的信念无畏地迎向预言的末日。当然,最终化作了一场泡影。因为什么都没有应验,我们都还活着。

为什么要写这些呢?我现在一看见明晃晃的阳光就会想起那个白炙中毁灭的预言。它曾经令我颤栗了一把,同时用一份坚决的信念抵抗它。都是虚无的心理之物。却在虚构的幻境里捕捉到了真实的感动,如潮水起伏。。我想我构造了一种艺术,感动自我,秘密隐藏着的艺术作品。这面镜子,我们创造了它,然后在里面又看见了我们真实的内心,不就是艺术吗?所以,舍不得忘记了。



读书与领悟。

看了苏童的《红桃Q》,写的多好啊!托物可以冗生出这么多东西来!他那张遗失的“红桃Q”哪里仅仅只是一张扑克牌了呀。他笔下的“红桃Q”为我们铺开了文化大革命的灰暗天空,窥见了偷偷摸摸绣大红花的“封资修”,最深刻的是那个被三个“军大衣”夹持着,冲他们泪流满面的白发老头,他的嘴唇在动,却说不出话了(“父亲说那人的舌头被人…被人…”)

当你穿越进文字的时空里,你就不是你自己了。我不止一次这样感受着。痛着别人的所痛,爱着别人的所爱。

我对母亲说,给我讲讲文化大革命吧。母亲一脸诧异地望着我,说:“你以前不是最不喜欢听吗?怎么突然来了兴趣?”我半天说不上来。可能以前是没有那份承受力去听别人的苦难岁月,别人疼,我也疼,所以干脆不听。但是现在似乎对穿越苦难已经习以为常了,这也是从经典的文学著作里体悟出来的。生活,无处不悲凉。一味地追求美,是写不出也读不出好东西的。所以现在我看待那段灰色的岁月,不再是排斥了,而是把它当成一段我们国家病痛却珍贵的历史经历来看。可以说,因为有了那段灾难,才有了后来许多文笔深刻的作品。

我们这一代是没经历过战争、饥荒和迫害的。和老一辈比,吃的苦头算什么呢?所以终究写不出老一辈的文字,充其量就是华丽的无病呻吟。容易忧郁成灾,到底是内心不够强大还是社会压力太大呢?
胡思乱想。

夏日的躁阳如一场暴雨,肆虐地侵入城市的脉络。尘埃和空气里闷热的分子四处飞扬,凶猛而不动声色。气候越来越极端了,像个脾气暴躁的老头儿。明耀的白光会不会着一把火?我总是会想到诺查丹马斯在《诸世纪》里下的预言。。有点可怕。。

98年的时候我就担心过那预言的实现,杞人忧天。我和我的朋友还为此幻想过很多个“最后一天”我们做些什么,尽量让结局伟大而浪漫,凄美而决绝。幻想了一圈,到了最后我还是决定:就留在家中,哪儿也不去,什么都不干。紧紧地牵着母亲和外婆一起承受最后一份苦难。就是这么想的。我朋友说我的那番话感动她了,她看见我的眼光闪烁了一下,很坚定、平实。她说,我们所有的“伟大”幻想都是虚构的,不及真实情感的一丁点儿。我们两个神叨叨的傻丫头就抱着那样的信念无畏地迎向预言的末日。当然,最终化作了一场泡影。因为什么都没有应验,我们都还活着。

为什么要写这些呢?我现在一看见明晃晃的阳光就会想起那个白炙中毁灭的预言。它曾经令我颤栗了一把,同时用一份坚决的信念抵抗它。都是虚无的心理之物。却在虚构的幻境里捕捉到了真实的感动,如潮水起伏。。我想我构造了一种艺术,感动自我,秘密隐藏着的艺术作品。这面镜子,我们创造了它,然后在里面又看见了我们真实的内心,不就是艺术吗?所以,舍不得忘记了。



读书与领悟。

看了苏童的《红桃Q》,写的多好啊!托物可以冗生出这么多东西来!他那张遗失的“红桃Q”哪里仅仅只是一张扑克牌了呀。他笔下的“红桃Q”为我们铺开了文化大革命的灰暗天空,窥见了偷偷摸摸绣大红花的“封资修”,最深刻的是那个被三个“军大衣”夹持着,冲他们泪流满面的白发老头,他的嘴唇在动,却说不出话了(“父亲说那人的舌头被人…被人…”)

当你穿越进文字的时空里,你就不是你自己了。我不止一次这样感受着。痛着别人的所痛,爱着别人的所爱。

我对母亲说,给我讲讲文化大革命吧。母亲一脸诧异地望着我,说:“你以前不是最不喜欢听吗?怎么突然来了兴趣?”我半天说不上来。可能以前是没有那份承受力去听别人的苦难岁月,别人疼,我也疼,所以干脆不听。但是现在似乎对穿越苦难已经习以为常了,这也是从经典的文学著作里体悟出来的。生活,无处不悲凉。一味地追求美,是写不出也读不出好东西的。所以现在我看待那段灰色的岁月,不再是排斥了,而是把它当成一段我们国家病痛却珍贵的历史经历来看。可以说,因为有了那段灾难,才有了后来许多文笔深刻的作品。

我们这一代是没经历过战争、饥荒和迫害的。和老一辈比,吃的苦头算什么呢?所以终究写不出老一辈的文字,充其量就是华丽的无病呻吟。容易忧郁成灾,到底是内心不够强大还是社会压力太大呢?
Less
0
Please login to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