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無意看到一年前的報紙,裡面的體育版還看不到毫小子的大版 ... More 前幾天無意看到一年前的報紙,裡面的體育版還看不到毫小子的大版面大標題,奇摩首頁還不是熱門關鍵字。我就在想,當時的他或許正職籃球生涯起步的艱困時期,他還是個在NBA默默期待上場機會的新球員,他還是個臺灣民眾不太熟悉的臺裔美籍球員。 事實上我不看籃球,更別談花個五分鐘在體育臺看NBA球賽。但是跟著這股林來瘋熱潮,不想知道他的事也會被所有的資訊給感染,我突然發現他的魅力不是一場球賽的經典佳績來證明的。 他似乎帶來的一個希望一股潮流,在末日預言的2012裡,經濟狀況緊張,社會年輕人失去自信心的一個氛圍裡,他殺出了一條自己的路,一個他人無法輕易塑造的形象,在他誠摯的信仰裡,證明了上帝灌註在他身上的力量。 同時他也成為了許多人的信仰,包括我。 我開始願意早起為了準時收看他的球賽,我開始像其他球迷一樣跟著他的賽況而情緒起伏,也開始相信自己可以和他一樣稱過任何難關,甚至想開始像他一樣成為一個會讀書又能實踐夢想的人,把他所秉持的精神通通成為一種信仰,激勵自己前進。 對於自己的規範,抗壓性,行動力,以及誠實的面對夢想的心態,坦率的笑容。他都顛覆了每個人對於自我要求的界線,一個毫無限制的寬闊胸襟, 自我療癒的能力也成為各個商業老闆激勵員工的典範,但同時我也思考,他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努力,而商業行為是為了工作要求,難道這是同一回事嗎? 如果今天他沒有在球場上受到重用,林書豪這個名字還是個陌生名字,那這份信仰如何產生? 社會往往以成敗論英雄,如果今天他沒有在適當的時機被安東尼教練派上場,他的努力誰來肯定,他的挫敗誰來勉勵,他的形象誰來崇拜,他的才華誰來讚賞? L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