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個調酒杯搖一搖,隨著你搖的方式,杯子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組合。」這是來自於這次夜市工作 ... More 「用這個調酒杯搖一搖,隨著你搖的方式,杯子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組合。」這是來自於這次夜市工作坊“唱“組同學的一個作品,利用Wii Remote的陀螺儀及無線訊號,放入狀似泡沫紅茶的搖搖杯,當你的搖動狀態改變,會從發聲器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是學員在台中的夜市錄到的環境音。 萃取台味 擺出本土創意 夜市工作坊2007是由一群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台灣學子所發起的科技藝術工作營隊,去年於台北華山藝文特區舉辦後,廣受相關科系的學生好評。今年移師台中國美館的數位藝術新據點----數位方舟,課程也比去年多增加了一天。「我終於了解為什麼這是台中市民最喜歡午睡的地方。」來參加的小嵐興奮的說道。數位方舟的場地與大部分台灣的美術館不同的是,是個讓人放鬆、無拘束的場域,裡面用了許多木條搭設的硬體設備,還有隨意擺放在木板隔間中的大枕頭與靠墊,淡化了數位藝術使用的科技硬體所給人的冰冷。讓擺滿電腦與投影機、LED的展覽空間,顯得溫和而舒適,這也是夜市工作團隊選擇今年落腳台中的主因。 Media Lab這兩年在媒體大肆的報導下,逐漸在台灣打出知名度;去年工作坊的成功舉辦,更讓台灣學生能直接貼近與了解這個全球創意新秀搖籃的教育魅力。 主辦人李佳勳也因為各方的鼓勵與詢問,決定今年再度集結媒體實驗室中的華裔學生,回來台灣與學生分享所學「要把你在書本學到的知識放下,在共同創作發想的過程中,很自然的使用與回想,你才真的有把那些知識放進腦中,那些文字才是真正的被你吸收了。」 李佳勳目前是Media Lab的博士研究生,由於大學就讀成大建築系,在畢業之際,跟許多學生一樣,面臨到人生的另一個十字路口,剛好參與了幾個改變他人生的Workshop。由於舉辦工作坊這樣性質的營隊大多為建築相關系所,當他進入媒體實驗室後,覺得應該要把Media Lab最具特色的教學環境與氣氛,帶回台灣與各界分享與刺激,旋即於去年嘗試舉辦了一次,沒想到讓參與的學生與觀眾,都上了一堂創意的震撼教育。 「夜市與故宮都是外國人票選出來最具台灣特色的指標,所以今年繼續沿用去年的夜市主題,但以“合“為出發,希望學員能在我們熟悉的環境中,學習如何察言觀色,用自己熟悉的媒材,嘗試創作出屬於本土風味的作品。」 工程師與設計師的拔河與融合 今年回台共襄盛舉的講師中,仍維持了去年的幾位基本創意班底,有電機、資工背景的講師、也有研究聲響創作的藝術家;今年還多了幾位共事於實驗室中的四位外籍講師,加上在荷蘭就讀於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主修珠寶設計、卻以帶有批判設計風格在服裝設計展露頭角的吳明倫,與得數次北歐手機設計大賞的Jurgen Scheible 。在Media Lab文化運算組(Computing Culture Group)指導教授Chris Csikszentmihalyi(同學匿稱他Chris C.) 領軍之下,在八月的23至26日四天課程中,眾講師們親身帶著82位的學員,從創意的原點、以批判的方式探討創意的價值與本質;進而到結合小組中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如何能善用科技公具又能以藝術來貼近人性,最後在短短的四天中間還能做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許多學員都如同去年一樣,覺得每天的學習都是快樂的煎熬,尤其在最後一刻看見自己真的可以完成屬於自己作品,讓別人能夠產生好奇與興趣。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魅力,讓講師們與學生都十分有成就感。相較於展出作品前一晚,大家於國美館挑燈夜戰的緊繃,週日上午還在一堆程式的重新編輯與時間壓力下的爭執,傍晚展出時候,大家的笑容,讓所有參與者都沒察覺,許多人在背後的努力與創作的煎熬。 「重要的不是告訴他們如何寫程式、如何創作,這些他們在學校都學過了;我們能分享他們的是怎麼觀察、怎麼溝通、怎麼質疑創意的核心,我們在提供一個輕鬆但是充滿主動學習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學生會把學會的武功全部用出來,然後發現自己學會的跟不足的,讓其他人幫助你的不足,也信任團隊中的其他專業成員。」講師們在行前會時提及,他們其實在意的不是課程內容的繁簡,而是有沒有辦法給學生在短短的四天中間,有個理想中的學習環境。 由於去年的成功迴響,今年招生在還沒有任何文宣的情況下,就已經爆滿;講師們透過學生繳交的文字敘述與簡介、作品,最後刪選出了來自台灣近15個大專系所的學生,同樣的也來自不同的學術背景,像是今年的主題“合“一樣,讓學電機的知道如何與學電影的一起創作、讓觀察城市的建築人學習如何與整日埋首於程式的工程師討論發想;當各環節與各種特質的成員,能夠順暢地溝通與並肩解決問題,才有可能在短時間中,創作出有一定水準的作品。 述 遊 動 唱 /影 境 通 響 今年夜市總共分成四個小組,有以影像敘事為主的“述“、以都市中公共空間的觀察與體悟來作為創作主軸的“遊“、將行動通訊與人之間的關係佐以人際網路的可能來發想的“動“,以及改變聽覺被動習慣以善用聲響/樂音來思考的“唱“。這四組在不同專業背景的講師帶領之下,眾講師們蓄積了一整年的能量,加上幾位外籍講師以較為批判的角度協助發想,也讓作品的完成度比去年高、創意/實踐與科技/藝術落差,亦減低了許多。 述 由去年與今年畢業的林昇源與沈育德,加上來自荷蘭的吳明倫領軍。林昇源是去年的講師班底,畢業返回香港後,以”db-db”網路平台,逐漸在兩岸三地設計網路社群中打響名號。沈育德則是暑假才從Media Lab畢業,而畢業論文則是一套協助剪接的劇本導向軟體,在這過程中,他也開始嘗試以另一種方式在思考影像與故事之間的結構與關連,亦將從中獲得的心得與經驗,在今年夜市工作坊與學員們分享。而來自荷蘭的吳明倫,則是主辦人李佳勳無意間看見他的作品,她所設計以各式椅子來作為靈感與反思衣與椅與人體之間的關連與衝突,讓李佳勳當下寫了e.mail邀請她從荷蘭回來共襄盛舉,而吳明倫也以一位設計師與女性的角度,用她有別於美洲大陸教育薰陶下的觀點幫述組的學員,加大想像空間與創意幅度。 今年述組的學員,分別以不同的視角來觀察周遭的環境,將生活中的片段串起。有的用video、有的用投影片搭配音樂,讓學員打破以往觀察環境的方式,用故事,讓影像的每個接口更有人味。本組的學員吳冠儒、李明豫與葉振忠,就用學員在夜市各個角落的擦身與交錯,創作出” an unfamiliar friend”短片,讓我們開始去追想關於周遭那些陌生卻又靠近的人群,夜市中特有的擠鬧,猶如華麗卻孤獨的群聚場域。另外由三個女生所合作的 “TRACE“,概念是讓參與者踩著地上設定好的幾的觸點,你每踩一個點,螢幕上就會播出都市中的一個畫面,有爛掉的芭樂、有辦公室中的電線等,你踩的越久,該段劇情就會延長下去;當你換下一個點踩下時,就會換成另一個故事播放,這作品也讓參與的民眾驚喜連連。 遊 遊組則由從東海建築系畢業後,進入MIT建築所的趙奕翔與甫自加拿大班芙創意營回台的鄧兆旻,帶著十三個學員分成四個小組,徹底將國美館的環境與美術館制度做變身。趙奕翔目前是MIT建築所的研究生,今年年底即將畢業的他,以都市微觀來作為研究主題,近年他將於波城所學,放射至亞洲,到了京都、深圳與北京,在古城與新市中間做各種量體之間的尺度研究,在課程期間,他不斷地以不同角度的價值在對學員所提出的創意核心,做辯證與跳躍觀想的有效批判,在這期中,讓學員收穫良多。鄧兆旻剛從Media Lab畢業,從電機背景轉入設計領域的他,對於跨界、跨領域的溝通與放下原有專業、全心去聆聽與尊重不同專業的溝通與發想,已有相當的實戰經驗。他與趙奕翔也集合他們在全球不同工作營隊所學習的教學方法與發想推進,帶入這次的夜市中,遊組學員的作品,是民眾普遍反應印象深刻也最有參與感的一組。 黃盈嘉、劉明璋、林沛瑩與丁信華四個組員,用了氣球這樣唾手可得又帶有童心的“工具“,讓週末的國美館顯得些許不同。“為何不能?“這組作品,是將充氣的各色氣球,分送給入場的民眾,因為美術館是禁止攜帶氣球的,但大多數的民眾,從來沒有想過,美術館是不能帶氣球這樣的“隨身物品“入場,尤其是拿了氣球的小朋友,一到入口只能放在置物櫃上,整個下午,就看到一群等著寄放氣球的民眾,排隊在館內入口前,各色的大小氣球,也讓原本單調的國美館入口顯得繽紛與俏皮。「我的是那個有烏龜的氣球,他的是恐龍那個…」小朋友在離開國美館的時候,拿著自己的號碼排向櫃台小姐領取自己畫上圖案的氣球;學員也很感謝館方大力支持這個作品,工作人員都很有耐心的“陪“民眾,完成這件作品。用這樣輕鬆的方式,讓民眾去反思那些帶有限制的公共空間,所衍生出的問題與存在價值。 遊組另一件讓受邀來觀摩的策展人表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在國美館第二進的入口前,用簡單的白色膠帶,來討論都市住宅空間與房價的議題。「政府用了很便宜的價格徵收了美術館用地,讓原本的居民搬到郊區,美術館完工後,周邊的房價漲了起來,成了豪宅聚落,反倒讓原地的居民,要大老遠的才能回“家“看展覽。」講師趙奕翔在一旁幫學員向民眾講解這個作品的意涵。學員先用白色膠帶在館內的地面貼出一個大型的白色長方體,與搭起一個簡易的ㄇ字形鐵架,象徵這是一個豪宅的空間,讓民眾自己拿著膠帶在大框架中佈置自己的傢具。ㄧ開始民眾都是勾勒比較正常的傢具,像是桌椅、書櫃等,到後來有小朋友開始貼出腳踏車、直升機等超現實的物件。連館長薛保瑕看到民眾如此熱烈參與創作,亦善用了館前原本閒置的開放空間,希望可以將這個作品留下,變成館內ㄧ件常態性的“活動“作品。 動 由今年從媒體實驗室語音界面組畢業的張朝騏,將他所擅長的行動通訊語音辨識與相關經驗,結合MIT CSAIL實驗室的葉倍秀與剛從MIT建築所畢業、旋即成為Media Lab今年新生的林家樑 ,搭配被學員戲稱為“北歐手機王“的Jurgen Scheible,四人帶領學員用手機的各種功能來研究超越與整合目前手機附加功能的介面與可能。張朝騏與葉倍秀將他們對人工智慧的經驗,以及如何貼近人性讓科技真正的使人能夠更便利、更自在生活,分享給學員。加上Mr.Scheibe在Nokia芬蘭總部的實戰與他對行動通訊娛樂產業的了解,及時地解決了學員在許多技術面臨到的瓶頸,也讓這些以具有一定程度專業的學員,了解到自己的不能與可能。 其中一組“行動試衣間“是讓使用者可以利用手機的照相功能,透過分成上下半身的影像擷取方式,讓你可以在股掌之間解決每天惱人的衣著搭配問題,透過左右上下的簡單操作,就可以輕易檢視所有衣櫃裡的衣服,可以在外採購的時候,即時考慮如何搭配,組員希望透過這樣的介面減少大家荷包失血的可能。 另一組以GPS的定位與wifi功能來作為發想核心的“口袋城市“,則是利用了如web 2.0中網民的自由評論結合手機即時與移動的特性,讓同一社群裡的使用者可以立刻分享城市中好吃好玩的各種生活資訊,也讓朋友之間的互動更為緊密。 唱 來自Media Lab中 Music, Mind, Machine Group的兩位研究生李務熙以及黃成之,加上就讀於MIT CSAIL、同時擁有資工與人工智慧背景又跨足至音樂領域的趙之瑜,帶領著最臥虎藏龍的一組學員,裡頭有專業的錄音師,也有玩樂器十餘年的樂手,讓這次以聲音為教學主軸的唱組,在對聲音這個媒材的應用與跨媒材的連結上,更加完整與實際。 如果說遊組是使用國美館空間最大範圍的組別,那讓數位方舟成了舞場的應該算是唱組。有之前提到過用搖搖杯的發想概念,做出“聲音----流質“的互動作品;還有另一個作品<聲影>,是由學員元智大學資訊工程系大三的屠澤寬、來自新加坡的Koh Kaili, 與張詠竣、黃孟樵四人,加上其他兩位外籍講師Connor Dickie與Jon Wetzel鼎力協助,主要是利用影像擷取人體動作所留下的光影與殘像,換算成變因參數,進而操控播放出來舞曲的取樣音軌與速度,只要你動的越快、或是越多人一起共舞,播放出來的音樂就會跟著你的動作產生變化,算是現場最讓民眾流汗喘氣的作品。也透過這樣共同製作過程,讓台灣學生可以直接在做中學,體會如何用在學校所學習的程式語言與技巧搭配上想像,就可以讓自己從工程人員,有機會成為數位藝術的創作者。 在地音像交流 發表活動的尾聲,是由音樂創作者林強與複合媒材創作者柯智豪與VJ柏光的光影演出;他們嘗試將數位方舟中間的操控室以白紙包裹成船艙,投影在船艙的外牆上,讓林強與柯智豪在船艙內演奏吉他與DJ,讓演出者用數位視覺膜層隱身於後,使觀眾能專注在整體的視覺與聲響中,讓人的關注焦點從“人“轉為“味“,去更貼近表演者所欲呈現的作品本質。 這群講師們的精神領導Chris C.教授,對這四天三夜的濃縮營隊,用了“workaholic “來形容這群他帶出來的學生,但他也很開心看到台灣學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讓大家驚艷的作品。不管是以“low-tech”作為素材的遊,或是結合行動通訊與人因介面等“high-tech“的動,整合了聲響影音的述與唱,能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齊聚,並互相學習了解各樣專業的優缺與發展可能,學習溝通與有效率的發想與激盪,才是夜市工作坊這次最重要的存在價值。就像Media Lab這個特殊的學習環境,MIT試圖讓學生之間彼此激盪與刺激,用最好的學習環境,讓這些已經擁有一身武功的學生,能更發大光芒與吸取更廣的能量。 關門後的夜市私房菜 在營隊結束後,這群來自國內外的二十位講師,依舊馬不停蹄地到了政大、台大,以及高雄的中山大學進行講座與分享論壇。在最後一場於中山大學的講座之後,邀請了這次的外籍兵團來分享這兩週的所見所感。 目前遊居於紐約與波城之間的視覺藝術家 Marisa Jahn,於MIT攻讀視覺藝術課程,以他同時身為策展人與跨媒材創作者的身分,問到了主辦人與這群同為MIT夥伴的講師們,對整個活動的目標與理想,以及對這樣新的交流與教學形式,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在台灣繼續耕耘,才能讓數位藝術種子在這塊土地繼續成長。 在主辦人李佳勳表達對所有講師與工作人員的感謝之後,講師們直接切入了討論主題,對他們而言,也算是一個全新的學習與體悟,畢竟台灣在藝術環境的成熟度相較於他們熟悉的美國,還是有很大的落差,但也充滿了各種可能,這點是讓他們對台灣充滿熱情與期待的原因。 在今年招生的情況,遠比去年來的熱烈,學生的專業背景也比去年更多元,但如何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遴選“對“的學生來這個workshop,反倒成為更需要關注的問題。近年數位藝術創作蔚為一股新風潮,許多學生都在設計展與視覺展覽中,得到不少刺激,也勇於嘗試投入這個對台灣還有點新鮮感的領域。但並非代表所有電機與資工、建築或是視覺傳播科系的學生,都適合從事跨界的創作與合作;所以如何選適合也有潛力的學生進來研習、如何透過這樣的“臨門一腳“讓有潛力的學生打開可能,這些需要整個籌備團隊去思考對於這個活動的定位與目標。也因為這個工作營隊的成功,讓夜市團隊背負了更多的社會責任與這些歸國學子的願望,促使他們檢討與反思,今年的活動從招生到教學中所面臨到的問題。 以唱組為例,今年招收到的學生多為理工背景,原本錄取的幾位創作背景的學生卻放棄了資格,讓講師要多花更多的心力去刺激學生的發想空間;在活動結束後,學員是否學習到了創意、是否體會到了與創作端的專業人員之間溝通的問題? 這樣學術背景的組合,讓學員在離開這個四天的營隊之後,除了現場演出的作品之外,還學習到了多少?有沒有達成原本講師們設定的目標?這些問題成了唱組講師們明年要多思考與招生設定上的重點。 而動組,則是因為Jurgen Scheible與其他講師的技術支援,讓作品可以順利完成。而學員在結束工作營隊之後,他們還可以獨立地完成這些作品 嗎?雖然技術上,可以找到其他專業人員的支援,但畢竟技術門檻還是攸關數位藝術在構思與實際執行成果的落差,這樣的技術支援,到底對學生的正面助益有多大呢?還是要提高招生的技術門檻,或是先讓學生學會想,再去磨練技術?要如何權衡這介於科技與藝術之間的比重與先後呢? 人數控管+創意自由+交叉評判 再者,今年的招生人數大幅增加,雖然講師人數也變多,但平均ㄧ位講師要照顧4-5位學員,也讓講師們認為明年應較少人數的分組來授課。以遊組為例,是今年唯一刻意壓低人數的一組,也是成果與學員反應較為均質的一組;這樣的需要教授創意、互動溝通的營隊,還是需要這些專業講師有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去分配給每個學員。 雖然比起去年多了一天的時程,但是在對外發表展覽的時間仍不足,也因為各組人數增多,壓縮到了許多時間的利用,許多學員留下來至半夜除了完成作品之外,是要與其他小組的人分享今日所學。這點也讓講師們反應了四組交叉學習時間的不足,如果能像國外一些工作坊有每日跨組的交叉批評時間,可能會讓整個活動在創意發想的原點上,更加具有爆發力與想像力,也可以讓四組的講師每日可以即時地看見他組面臨到的問題,來相互幫助與協調。 來自Media Lab的Context-Aware Computing Group,Connor Dickie也對參與這樣濃縮而具有時間挑戰的工作坊表示榮幸,對他而言,這也是一個跨文化與跨領域的合作經驗。這群講師也覺得,在這兩週從基地佈置、教學、完成作品、到展覽、分享等,他們學到的不見得比學員們少,在帶領學生的過程中,可以回到許多創作與技術的原點去看見一些問題的本質,去反思自己可能已忽略的或遺忘的力量。 主辦人李佳勳則期許,明年將這群具有熱情也願意分享所學的講師,再度集結一堂,可能用別的形式與規模延續這樣的力量,用更精緻的組織方式與更紮實的教學傳授,讓台灣人特有的生命力與活力,用夜市這樣的文化圖騰與夜市工作坊這樣的分享方式,持續發酵蔓延。 以科技作為工具,用藝術去軟化/稀釋人與科技之間的隔閡,才有讓文明繼續進化的可能。用科技來記錄與創作當下台灣這個世代的文化,用數位來串連多種的工藝精神,思考與批判是創意發想的必備能量,藝術與科技在夜市裡一起共鳴共振共享。 Less |
從1997年至今這十個年頭,賈樟柯成為了對岸重要的新生代導演,今年台北電影節的[全球華人影 ... More 從1997年至今這十個年頭,賈樟柯成為了對岸重要的新生代導演,今年台北電影節的[全球華人影像精選]系列也有賈樟柯於06年發表的三部作品,除了去年在紀錄片雙年展已放映過的之外,還有與;其中才在五月於紐約的Tribeca Film Festival吹起一陣旋風。 而這次由香港的美亞音樂發行、歐陽應霽操刀設計,淡水的洋活負責母帶處理,林強整理出了這幾年與賈導合作的電影配樂。這個作品集除了記錄下了賈樟柯的十年,亦等林強這幾年與賈樟柯合作備忘錄。從法國的MK2為林強發行的<驚蟄>之後,林強陸續還發表了與台灣新銳導演鄭有傑的電影原聲帶。 林強為賈樟柯所創作的這幾首作品中,可以聽見那帶有砂礫的溼氣,遠遠近近的迷濛,人的生老病死與七情六慾所掀起的漣漪,黃土高原裡飛沙掀起的塵世、長江綿綿幽幽無止的心事;比<驚蟄>更多了一份破曉初醒時的淡青色霧氣,其中的片尾曲加上了老漢的吟唱,那滄桑的力道,與中吳儂的音律,更多了一些酸楚與人的原性。 這部原聲作品集收錄了包括、、、等四部作品的十六首原創配樂。 台灣的朋友可於誠品音樂買到平行輸入的原裝了 publish by Bit everysound/ Xstream Pictures/ peermusic Less |